3月16-17日,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力帶隊到中山對《廣東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并召開座談會。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歐陽貴有,副主任陳符英參加相關活動。
檢查組先后到南區街道公益園、中山紀念圖書館(中山好人館)、興中道與孫文東路交界文明交通引導路口等開展實地檢查。
南區街道以貫徹實施《條例》為抓手,完善南區街道公益園。公益園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園區含黨群體服務大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公益圖書館、良都僑苑、社會服務中心、方志館和黨史館、全域旅游集散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驛站、禁毒教育基地等功能場室,先后榮獲15個國家、省、市級別榮譽和稱號,是全市基層治理示范點。
中山紀念圖書館是全國地級市中建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日均最高接待讀者約2萬人次。為推動《條例》落地生效,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圖書館年舉辦1500多場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全民閱讀活動,吸引200多萬人次踴躍參加,實現外借冊次近400萬冊次。目前,我市博物館新館落成開放,市級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齊備,23個鎮街文化站達到省特級標準,270個行政村(社區)建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228家農家書屋、101家香山書房新型閱讀空間,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覆蓋,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共享型縱橫結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模式,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貢獻力量。
《廣東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施行后,中山先后出臺《中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中山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為我市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法治保障。各職能部門守正創新,依法履職,推動了《條例》在中山落地生根。作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中山目前吹響了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號角。
座談會上,市文明辦、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教育和體育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局圍繞貫徹實施《條例》情況分別作匯報,并就我市貫徹實施《條例》的工作亮點、存在困難和下一階段工作思路深入交流。
檢查組對中山貫徹落實《條例》、推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工作和取得成效給予肯定。檢查組要求,中山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大力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繼續加強《條例》的有效實施和執法檢查,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學習、宣傳、遵守文明條例的良好氛圍;要加強職能部門的統籌協作,著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無障礙設施建設、“一老一小”服務等群眾身邊事,凝聚文明共識,推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四要做好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傳承工作,擦亮中山慈善萬人行品牌,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歐陽貴有表示,中山人大將認真落實好省人大執法檢查組的指導意見,推進《廣東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工作,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凝聚文明共識,讓文明之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中山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