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下午,受主任會議委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歐陽貴有主持召開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紀要如下:
一、聽取和審議中山市慈善萬人行促進條例(草案修改二稿)
會議認為,草案修改二稿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見,已經比較成熟,條例主要亮點和解決的問題:一是打造了中山慈善文化品牌,助力“文化興城”大文章。二是明確了中山市慈善萬人行活動的時間和關鍵節點。三是厘清了政府、統籌部門及其他相關組織的責任。四是設定了多項促進措施,以法規制度促進慈善萬人行工作。五是設定了相關的保障和監督措施。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山市慈善萬人行促進條例》,下一步將該法規文本及其說明報請省人大審查批準后施行。
二、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提請審議《中山市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草案)》的議案
會議認為,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市工業固體廢物的增量和歷史儲量不斷增加,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有必要通過立法將我市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固定的法規,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會議對草案下一步審議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認真研究上位法、省條例以及周邊城市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避免出現照搬或者簡單重復上位法、省條例的情況。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對于草案存在操作性不強的個別條款,建議根據上位法的相關規定,結合中山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三是按照立法技術規范的要求,對草案的框架、條文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和修改,精煉語言。
三、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提請審議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
受社保政策變動等因素影響,我市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實際收支預計較批復的年初預算有較大變化。為保證基金收支預算完整和有關社會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根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市政府擬增加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40380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預算98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預算39394萬元;增加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28143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100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預算28043萬元。會議認為,市政府對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調整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同意市十六屆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的《關于中山市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調整方案的審查結果報告》,決定批準中山市2022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調整方案。
四、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提請審議2022年社會醫療保險基金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
市政府擬調整2022年社會醫療保險基金預算,2022年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收入預算較年初增加24244.48萬元,支出預算較年初增加68656.78萬元,其中,增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預算34594.26萬元、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預算22709.4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預算44866.68萬元、城鄉居民補充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預算150萬元、公務員醫療補助資金收入預算370.11萬元、公務員醫療補助資金支出預算930.69萬元;減少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預算10629.16萬元、城鄉居民補充醫療保險基金收入預算90.73萬元。會議認為,市政府對2022年社會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的調整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同意市十六屆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的《關于中山市2022年社會醫療保險基金預算調整方案的審查結果報告》,決定批準中山市2022年社會醫療保險基金預算調整方案。
五、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調整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的報告(茅灣涌防洪排澇整治工程)
茅灣涌防洪排澇整治工程項目是我市重點水利防災減災項目。目前項目建設全面提速,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無法滿足項目資金需求,存在資金缺口。市政府擬通過追加政府投資年度計劃4億元予以解決,資金來源為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會議認為,市政府對2022年個別基建預算指標進行調整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同意市十六屆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的《關于調整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的報告的審查結果報告(茅灣涌防洪排澇整治工程)》,決定批準中山市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調整。
六、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調整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的報告(含珠路工程項目)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岐江新城和主題產業園建設的工作部署,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市政府擬通過調劑起灣道快速化工程項目中26000萬元預算到含珠路工程項目,解決項目本年度資金需求,資金來源為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會議認為,市政府對2022年個別基建預算指標進行調整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同意市十六屆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的《關于調整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的報告的審查結果報告(含珠路工程項目)》,決定批準中山市2022年基建預算指標調整。
七、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中山市財政2022年第二次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
2022年第二次財政預算調整主要是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市本級、火炬開發區(含民眾街道)、翠亨新區(含南朗街道)、石岐、西區、南區、五桂山街道預算調整和地方政府新增債務分配及調整,具體如下: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由年初預算的561.9億元調整為510.8億元,在年初預算的基礎上減少51.1億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由第一次預算調整后的574.5億元調整為450.8億元,在第一次預算調整的基礎上減少123.7億元;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總收入由年初預算的9.5億元調整為9.4億元,在年初預算的基礎上減少0.1億元。其中,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由年初預算462.7億元調整為441.3億元,減少21.4億元;市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由第一次調整預算的548.5億元調整為400.6億元,減少147.9億元;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支出由年初預算的4.5億元調整為4.3億元,減少0.2億元。
火炬開發區(含民眾街道)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由年初預算的77.1億元,調整為65.6億元,減少11.5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由第一次調整預算的41.7億元,調整為33億元,減少8.7億元。翠亨新區(含南朗街道)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由年初預算的64億元,調整為33.1億元,減少30.9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由第一次調整預算的72.4億元,調整為61.5億元,減少10.9億元。石岐、西區、南區和五桂山合計提請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減少4.88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減少9.22億元。
市政府擬將第三批新增債券14億元額度分配至10個項目。其中,市直項目8個共12.08億元,鎮街項目2個共1.92億元,主要用于市政與產業園區、農林水利、衛生健康、城鄉冷鏈物流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省相關部署,擬將因工程進度未達預期、實施過程中發生重大變化確無債券資金需求或需求少于預期等原因而需調減的8個項目資金共計3.2億元,全部調整至廣東省中山市城市創新走廊產城融合建設項目。
會議認為,市政府根據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2022年財政預算進行第二次調整符合預算法有關規定和要求,同意市十六屆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的《關于中山市財政2022年第二次預算調整方案報告的審查結果報告》,決定批準中山市2022年第二次財政預算調整方案。
八、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中山市2021年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2021年以來,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市委的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重大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推動國有資產規模不斷擴大,促進國有資產配置和運行效率進一步提高。但是,從調研的情況看,仍存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較為緩慢,制度改革總體成效還不夠明顯,國資監督監管機制有待完善,人才管理考核機制有待健全等問題,建議市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進一步提高報告質量。二是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優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三是持續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和監管力度。四是持續加大國有資產綜合管理統籌力度,進一步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骨干作用。搶抓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和深中通道即將通車的歷史機遇,與深圳國企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在低效工業園改造、水污染治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主動扛起國資國企應有的責任,在市場搏擊中做大做強,為中山高質量發展貢獻國企力量。會議要求將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予以印發,請市政府研究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送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征求意見后,于2023年6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書面報告。
九、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提請審議中山市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鄉村產業振興的決策部署,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中山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基礎,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拉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但受疫情及土地等客觀因素影響,農業產業發展面臨多方挑戰,我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總體進度較慢,存在功能布局不夠優化,產業輻射帶動能力,人才和科技支撐不足,用地保障政策難以落實,財政資金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和困難。建議市政府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二是科學規劃,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三是明確路徑,扎實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抓住關鍵,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五是精準施策,破解產業發展用地難題。六是加大投入,確保建設資金發揮效益。會議要求將市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予以印發,請市政府研究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送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農業工委征求意見后,于2023年6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書面報告。
十、聽取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關于2022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
會議認為,法工委在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認真貫徹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的工作部署,與市人大各專委、常委會各工作機構密切配合,扎實開展備案審查工作,“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和備案審查制度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本年度規范性文件的報備率、規范率、審查率均達到100%,高質量完成了備案審查各項工作任務。年內,共接收規范性文件31件,其中,政府規章4件,市政府規范性文件24件,法院規范性文件1件,檢察院規范性文件2件。各報備單位切實履行規范性文件報備職責,做到了報備及時,程序規范,材料完整。此外,法工委按照省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要求,將《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開展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的決定》等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4件規范性文件,向省人大常委會予以報送。本年度規范性文件備案的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均達到100%。
十一、聽取常委會主任會議關于《中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國家工作人員辦法(修正草案)》的說明
會議認為,《中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辦法》于1999年10月27日由中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并公布施行。此后,根據上位法的修訂及形勢發展變化,于2012年、2016年作了兩次修改。隨著近年來憲法和地方組織法、選舉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監察法等法律的制定出臺以及廣東省各級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辦法的修正,現行的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國家工作人員辦法的部分內容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人大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對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國家工作人員辦法進行適當的修正。會議表決通過中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國家工作人員辦法》的決定,并根據決定修正后予以公布。
十二、聽取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于個別代表的資格審查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規定,近期,市有關選區依法選舉了杜俊強、譚梅山、張會洋、郭衛華、吳翹楚、鄒小龍、閆東平、吳嬌為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根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出的報告,確認杜俊強、譚梅山、張會洋、郭衛華、吳翹楚、鄒小龍、閆東平、吳嬌的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有效。
十三、聽取和審議常委會主任會議關于召開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有關事宜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召開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定(草案)的說明、關于中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等名單草案的說明等。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于2022年12月18日下午至20日在市會議中心召開,連同預備會議,會期2天半。會議主要任務是選舉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經研究決定,會議不邀請人員列席會議,不安排代表提交議案,不邀請公民旁聽會議。
十四、人事任免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提請審議張永軍等職務任免的議案的說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提請免去審判人員職務的報告、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提請任免檢察人員職務的報告以及常委會選聯工委關于市人民檢察院提請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人事任命事項的初審報告。
會議通過相關人事任免事項,任命林惠強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主任,免去其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主任職務;任命黃金棠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主任,免去其中山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主任職務;任命尹健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農村農業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山市十六屆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命蔡毅剛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免去其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任命吳建利為中山市人大常委會選舉聯絡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免去張永軍的中山市十六屆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職務;免去吳嬌的中山市人大常委會選舉聯絡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職務。任命張永軍為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免去杜俊強的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職務;免去鄒小龍的中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職務。會議還表決通過了一批審判人員和檢察人員的人事任免事項。
(中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整理)
出 席:歐陽貴有、陳符英、吳 軍、王超剛、余振孝、馮鏡華、林惠強、李文軍、尹 健、蘇榮昌、賀修虎、王安東、湯愛軍、李 捷、張永軍、張遠梁、范景團、林子平、鐘向宗、鐘國平、程小鵬、程禹斌、謝力生、羅煒強
列 席:歐陽錦全、周 虹、蔡 熙、李桂蘭、翁計傳、黃健華、陳永華、劉 銳、曾德強、梁劍喜、吳嘉敏、肖 浩、黃俏倫、劉四方、蔡毅剛、鄭毓濤、陳俊源、丁 勇、劉建芳、吳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