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傳衛結合中山實際提交了《關于優先支持中山翠亨新區納入廣東省自貿區擴區范圍的建議》,建議充分發揮中山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位置優勢,加快打造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輻射帶動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深中產業拓展走廊等重大平臺建設,構建“雙碳經濟”產業新體系,加快翠亨新區與前海和東莞濱海新區聯動建設,推動大灣區內的規則銜接、要素流動和市場一體化和融合發展,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
■具備納入擴區范圍的明顯優勢
張傳衛提到,翠亨新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環灣核心圈層,深中通道通車后,到前海車程僅20分鐘。翠亨新區正按照“打造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區、中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示范區、中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的理念,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重點建設包括世界500強區域總部、國內高端研究院、檢測機構和精密制造、生物醫藥產業化項目,也包括現代服務業綜合體等項目。
“目前翠亨新區已經具備納入廣東省自貿區擴區范圍的優勢?!睆垈餍l說,翠亨新區以深中產業拓展走廊建設為契機,積極對接深圳優質科技、產業和創新資源,打造科技創新重大平臺,爭取參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對標前海創新完善政策體系,打造灣區西岸創新高地。目前,翠亨新區已建設或正在建設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深圳醫療器械科技園、中深科技園、西灣國家重大儀器科學園等一批高端科創產業園區。引進生物醫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高端服務業以及精密制造等領域高端產業項目超過30項,投資金額超近千億元。
■打通瓶頸促合作提升競爭力
張傳衛認為,翠亨新區納入自貿區擴區范圍,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三個方面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整體競爭力,加快大灣區中心城市交通設施同城化、產業創新協同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快構建“東承、西接、南聯、北融”的大灣區空間布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和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促進粵港澳深度合作。有利于打通珠江東西岸產業鏈協同高質量發展瓶頸,提高珠江東西兩岸創新政策、產業政策的一致性,以大格局拓展新空間,以大平臺激發新動能,以大產業帶動新經濟,進一步突出自貿區投資貿易便利、輻射帶動功能,產生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集聚效應。有利于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雙碳”科技創新合作平臺,通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雙碳”科技創新中心,加強與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發展,深化與港澳在“雙碳”方面的合作,打造“雙碳經濟”新高地。
■圍繞“雙碳”融合錯位發展
張傳衛指出,當前,廣東省自貿試驗區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三個片區功能定位各有不同。他建議,將翠亨新區納入廣東省自貿區擴區范圍。與廣東自貿區其他片區融合錯位發展,在制度創新、放權賦能、激發活力、營造環境上實現新突破,特別是聚焦“雙碳”新經濟融合示范,推動“雙碳”下的高端裝備、金融資本、碳經濟對接香港和國際平臺的產業和分工。
張傳衛進一步建議通過在翠亨新區創建粵港澳大灣區“雙碳”新經濟新型示范區,建設“雙碳”經濟國際科創中心,利用好灣區高?;A研究優勢與珠西的產業轉化優勢,推動“雙碳”創新科技和創新金融的可施行有效的深度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雙碳”經濟創新中心、產業中心、高新企業集聚中心和粵港澳“雙碳”產業融合發展新載體、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