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上,“雙碳”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傳衛認為,隨著鄉村振興不斷加快發展步伐,縮小城鄉能源供應差距尤為重要。他表示,建立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農村新能源供應體系,是加快農業農村電氣化、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重要保障。
■頂層規劃 構建新型鄉村能源體系
“能源結構上仍以化石能源為主,農村生活用能中非商品能源消費比例依然很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較少?!睆垈餍l說,我國是農業人口大國,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總電力裝機容量僅8000萬千瓦,占比不足全國總電力裝機容量的4%,平均每戶的供電容量僅為城鎮的1/10。伴隨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農村電力設施進一步完善促進了農業電氣化和電能替代,鄉村振興必將加速農業農村的電氣化、信息化和工業化步伐,也必然帶來能源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張傳衛指出,在農村農民的經濟活動中,農產品的深加工、推進鄉村經濟、旅游經濟包括工業生產,用電成為最重要的成本,而化石能源難以支撐鄉村振興建設和快速發展,同時也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他建議從頂層規劃上,推動農村新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注入新動力 打造新的增長點
張傳衛認為,農村人口分散化特征較為明顯,集中的農村能源市場難以形成,造成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成本較高。農村能源基礎設施薄弱,技術開發資金投入不足,現代化、規?;\營水平低,能源普遍服務能力不足。無論結構還是布局,未來鄉村的能源都應該立足清潔低碳,而清潔能源將成為“三農”經濟新的動能和新的增長點。他建議,把風光儲一體化的開發建設與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協同融合規劃。
“牽引經濟,把新能源建設作為振興鄉村的新動力?!睆垈餍l提出,新能源作為低價能源,清潔、綠色。新能源開發應用,可使農民既是能源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更是綠色能源的受益者。像風電和光伏項目就是盤活鄉村土地資源、旅游資源、產業資源,以及農村集體性資產,讓閑置資源產生經濟效益的便捷、穩妥路徑之一。開發“工業項目和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可以實現“清潔能源工業+農業生產+休閑農業”的三產融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打造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來源:中山日報